“外乡人”变“代言人”:95后选调生小胡驻村记

“外乡人”变“代言人”:95后选调生小胡驻村记 | 驻在千镇万村⑰_南方+_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 #

本期讲述人:

胡娜 驻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

2024年11月,在我的外乡人视频号“选调生小胡在农村”上,我发布了第一条有关大良村的变代视频。也是言人此时,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后选驻村生活。从湖南老家通过选调生考试考到广东的调生我成为了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一员。现在,小胡作为驻惠州惠城区汝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驻村队员,我的外乡人身份是惠州市汝湖镇大良村村主任助理,也是大良村村民眼中的“小胡”。

胡娜(左三)与村民们一起在田间拍摄宣传视频

胡娜(左三)与村民们一起在田间拍摄宣传视频

初来乍到:语言的“墙”与身份的“惑”

刚到大良村时,那种陌生感很强烈。虽然我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但上学多年,对真正的基层工作其实很陌生。最直接的困难就是语言。村干部和村民开会时讲的方言,对我来说就像加密信息,完全听不懂。这让我在初期很被动,不敢单独行动,总觉得要等村干部带着才能下村。村民们呢?书记介绍我是“来锻炼的高材生”,大家看我的眼神,多少带着点好奇,也带着点距离感。那时,我感觉自己更像一个“看客”。

为了克服语言关,我拿出了“笨办法”——带个小本子,听到不懂的词就记下来,学着模仿发音。结果闹了笑话,村干部打趣说我讲得像“泰国话”!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虽然还不太会说,但日常的慢速方言,我能听懂个六七成了,这扇沟通的大门总算推开了一条缝。

胡娜入户了解村民生活情况

胡娜入户了解村民生活情况

破冰之道:镜头成为连接村民的桥梁

融入的过程比想象中漫长。真正让我感觉和村民关系发生转变的契机,是我开始尝试做乡村宣传。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用视频把大良村的风貌、村民的活力展现出去,吸引外界的关注。我拿起手机,开始记录村里的点滴。

没想到,这个举动带来了意外的效果。当村民们看到自己出现在镜头里,看到视频里呈现的家乡之美和邻里之间的淳朴温情,他们都很开心,也很配合。印象很深的是,看到视频的其他村民也会特意来对我说:“你那个视频拍得真好啊,很漂亮!”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些视频不仅宣传了村庄,更让村民们看到了自己生活的价值感和自豪感,无形中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胡娜为大良村拍摄的短视频很受村民喜欢

看见大良:风光与挑战并存

镜头,同样成为拉近大良村与外界距离的桥梁。

大良村离市区只有二十几分钟车程,自然风光和产业资源都很丰富,有连片的沉香基地、蓝莓园,粤字号农业品牌“七女湖生猪”,以及二十多家农家乐,但最大的痛点就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运营。于是,如何把大良的美食、风光以及人文风情宣传出去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最近,我拍的一个视频吸引了一位研学从业者的注意,他通过视频号私信我,想来实地看看。我立刻联系了我们驻村的第一书记和村书记,邀请他过来考察。经过几次洽谈,目前已经有了明确的合作意向,正在商讨签署协议。这个从“线上宣传”到“线下合作”的过程,让我真切感受到镜头的力量和用心做事的意义和价值。

胡娜与村民们一起在开垦后的撂荒地上播撒肥料

胡娜与村民们一起在开垦后的撂荒地上播撒肥料

驻村必修课:从法条到人情的乡土智慧

我是法律专业出身,又在城管执法局工作,参与村里的法治宣传和纠纷调解成为我驻村工作的重要一环。这份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书本上的条文在现实的乡土人情面前,常常需要更灵活的“翻译”和运用。

正是在处理一些看似僵持、反复的村民矛盾时,我深刻领会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层智慧。记得有一次,我们遇到一个涉及村民权益的棘手问题。村民情绪很大,直接谈核心诉求很容易陷入僵局甚至冲突。

这时,村干部没有急于直奔矛盾核心,而是巧妙地绕了个弯。他先是和那位情绪激动的村民拉起了家常,很自然地关心起对方正在备考的孩子:“听说你孩子快考大学了?准备得怎么样?”这句看似无关的问候,瞬间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接着,他才语重心长地引导村民思考。既照顾了村民的情绪,又维护了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工作基础,避免激化矛盾。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人情练达和沟通智慧。未来,在城管执法的工作中,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善用驻村时学到的智慧去改变人们对这个职业的刻板印象。


回首驻村近一年的生活,从初来时语言不通的局促,到如今能独自下村和村民唠家常;从村民眼中的“看客”,到视频中大良村的“代言人”;从书本上的法律条文,到实践中基层工作的智慧……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踏实。书桌上的文件表格、田边村民劳作的身影、视频下村民的真诚点赞,这些日常的点点滴滴都构成了我驻村生活最真实的底色。

驻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

谷长春  队长,来自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邓剑尘  队员,驻大良村第一书记,来自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曾   铖  队员,驻围仔村第一书记,来自惠州市委编办

邹惠灵  队员,驻村头村第一书记,来自惠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邓泽鍪  队员,来自惠州市接待办

缪惠军  队员,来自中信银行惠州分行

李海萍  队员,来自中国邮储银行惠州分行

张利峰  队员,围仔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来自惠州市委编办

胡   娜  队员,大良村村主任助理,来自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曾宇琦  队员,东亚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来自惠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陈   卉  队员,村头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来自惠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王国莉  科技特派员,来自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采访/整理:南方农村报记者李瑞雪

图片/视频: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供图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